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陳匿蓉)
劉英,女,1969年8月2日出生,高中學歷,原常德市安鄉(xiāng)縣農(nóng)機推廣站職工(現(xiàn)安鄉(xiāng)縣農(nóng)機事務中心),于2021年退休,系安鄉(xiāng)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指導員廖洪樹之妻。她是同事們印象當中的女強人,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;她是女兒心中的嚴母,學習上嚴格管束,生活上照顧無微不至;她是公婆心中的好兒媳,病榻床前盡孝盡心從不懈??;她是丈夫心中的賢內(nèi)助,孝敬長輩教導子女從不說苦言累。她勤勞質(zhì)樸、豁達開朗,用柔弱的肩膀撐起“半邊天”,幾十年如一日成就丈夫榮譽無數(shù)。
?同事口中的熱心人,好大姐。剛剛參加工作時,她深知窗口單位是與群眾打交道最多的部門,業(yè)務能力的提升是保障服務質(zhì)量的前提,為盡快勝任窗口工作,更好的服務群眾,做好領導交代的每一項工作,一有時間,她就利用業(yè)務時間、休息時間不斷提升專業(yè)知識,力爭做到有問必答、有答必解。工作時,遇到不懂的新問題,她虛心請教同事,不斷的進行實際操作,做筆記,她任勞任怨從不言苦喊累,拈輕怕重。遇到年末歲初工作繁忙的時候,加班在所難免,她總是第一時間積極響應,主動幫困難同事代班、替崗,同事需要幫助時,她也總是第一個沖在前,漸漸的,同事們有困難需要幫助時,總是會想到她,她也就成為了同事們眼中的熱心人、好大姐。
?公婆眼中的親閨女、好兒媳。俗語常說“百善孝為先”。丈夫廖洪樹自從2007年加入警隊工作以來,她深知公安交警工作的特殊性,就已經(jīng)做好了一個人承擔家庭和孩子教育的心理準備,結(jié)婚快三十年來,她從來沒有和老人有個爭吵和不愉快,遇事都會和老人事先商量,尊重老人們的意見,一有時間都會在家陪老人聊天、散步。尤其是婆婆患尿毒癥臥床的那段時間,她常常都是在工作、接送孩子、照顧老人之間來回往返連軸轉(zhuǎn)。在醫(yī)院照顧老人洗漱、擦洗、換藥,實在累了就趴在床邊休息會,從來沒有過埋怨,也沒有發(fā)過牢騷,同病房的病友都羨慕老人找了個好媳婦。那段時間,正好也是孩子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刻,回到家后,她一邊做飯還要一邊指導孩子學習,她從來沒有在丈夫面前抱怨過一次,她深知他的工作不能分心,越是在節(jié)假日越是如此。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,各類基礎病也在增加,飲食、生活起居方面更是離不開人照顧,在2007年婆婆過世后,她對于公公的照顧就更加細致,大到用藥、小到吃飯吃菜,她都會謹遵醫(yī)囑格外留意,對于老人生活、護理方面的注意禁忌更是了然如胸。
丈夫心中的賢內(nèi)助、好妻子。都說女兒是父母的“小棉襖”,作為父親,廖洪樹他是有愧疚的,工作的特殊性,常常是逢年過節(jié)別人都是團團圓圓,他卻總是奔波在大街小巷巡邏執(zhí)勤,2014年他調(diào)任事故中隊副中隊長后,他就更忙了。眾所周知,道路交通事故存在它的偶發(fā)性、不確定性,警情就是命令,半夜出警那是常事,有時為偵破各類肇事逃逸的案件,常常在單位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。女兒從呱呱落地到上學讀書都是妻子劉英在管,孩子但凡有個頭疼腦熱、打針住院,忙前忙后都是她一個人,教育孩子方面,她一直秉承“孝為先、德為本、行為善、學為勤”的理念,教導孩子尊重長輩、孝順父母、勤勉好學、獨立善良,在她的教育下,孩子學業(yè)一直名列前茅,在高考中以超過一本分數(shù)線幾十分的好成績,被心儀的大學錄取。在她的支持下,丈夫廖洪樹的工作也是獲得殊榮無數(shù),2015年獲市局“三等功”,被市局評為“破案能手”,多次被縣里評為“十佳政法干警”,這些榮譽的背后,離不開妻子劉英的無悔付出。
一審:周芝華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周萌
來源:湖南法治報